黑釉凸线纹罐:金代制瓷业的一种发明创造
黑釉凸线纹罐,金代,质地瓷,重量2310克,高18.5cm,口径16.5cm,底径9cm。1976年鹤壁集四矿工人村发掘。圆唇外卷,短颈,口沿至肩饰双扁耳、圆腹、圈足,腹部饰等分凸线纹,内施褐釉,外施黑釉不到底。
该罐制作规整,造型美观,釉色光亮,纹饰新颖别致耐人寻味,表明了鹤壁窑在黑釉瓷的烧造及装饰手法方面已相当娴熟,是研究鹤壁窑的重要实物,但为数不多,展于河南博物院、鹤壁市博物馆等地。
釉色晶莹光亮 可鉴人影
“当时这个罐子露头的时候,大家都非常高兴!”
近日,在鹤壁市博物馆信息部主任郑文君的引见下,记者见到了鹤壁市文物工作队副研究员王文强,提及当时发掘时的情形,他印象深刻。
“黑釉凸线纹装饰是直接在胎上进行的,相对来说线条比较流畅,有律动的美感,这是一种发明创造。”王文强介绍,这种装饰艺术分两条一组、三条一组、四条一组、五条一组和等分之别,腹部的凸线为其增加了轻盈与灵动,尤以带酱斑者最为突出,每组凸线之间所饰的酱斑如行云似峰峦,亦真亦幻,充满了诗情画意,让人充满无尽遐想。目前在鹤壁市博物馆展出的就是等分黑釉凸线纹,是鹤壁窑生产的一个典型器物。
已发掘的考古资料表明,鹤壁集窑烧制的黑釉器,釉色晶莹光亮,可鉴人影,其工艺居于各釉色之首。器物坚固耐用,具有民间用瓷的典型特征。
熊熊窑火烧了500年
鹤壁集窑是河南地区一处唐宋金元时期规模较大的民窑,也是磁州窑系规模最大的窑场之一。
“民窑的特点就是不拘一格,只要市场上有需求,都会生产”。
王文强介绍,宋金时期,为鹤壁窑的发展千繁荣期。墓志记载,当时该地称“鹤壁村”。纪年墓为鹤壁唐代烧瓷提供了确切的年代。据此得知,至迟在盛唐时期,羑河两岸已经窑火熊熊,上世纪六十年代确定窑址面积已达84万平方米。
汤阴古窑址出土器物的一部分
文物考古专家杨宝顺先生在1956年在《文物》发表的《汤阴县鹤壁古瓷窑遗址》一文中写道,“鹤壁位于汤阴县城偏西北五十里,南边紧靠一条名为三岔河的溪水,周围群山环绕,正西门里有一座较高的草帽山,西北较近的为染峪山,东北接槐树岭,南二里为塔坡岭。瓷窑遗址就分布在集的西北各村落间,范围南北约三里,东西约二里。在这一片区域内,各种古瓷残片散布遍地,尤以陈家村北的柏灵桥附近为最密集”。
入宋以后,在其影响下,周围窑场密布。柴作燃料已不能满足烧瓷需要而退出历史舞台,燃料的需求催生了采煤业。煤作燃料,羑河两岸“炉火照天地,红星乱紫烟”,出现了“借以养生者不密(不少于)数万家”的烧瓷盛况。
“殷治冶炼、煤始东汉;盛唐元明、陶艺精湛。”这是史书对鹤壁市陶瓷业的记载。鹤壁古瓷窑是迄今为止国内考古发现产业最早,规模最大的瓷窑遗址,这里烧制的白瓷、钧瓷、刻花黑瓷曾蜚声海内外。
但是到了明代,随着景德镇窑迅速崛起,其物美价廉的瓷器冲击了北方许多窑场,历经500多年漫长烧瓷历史的鹤壁窑,至此衰落。
根植民间 服务大众
鹤壁窑根植于民间,服务于人民大众,产品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既有日常生活用瓷,也有陈设瓷及文化娱乐品。品种丰富、釉色多样,白釉、黑釉、黄釉、豆青釉,酱釉、茶叶末釉、青釉、匀釉、结晶釉等均有烧造。附丽于产品上的装饰表达了人们的喜好与愿望,题材取自大自然,源于社会生活,无论是花草、树木、山水,还是儿童、飞禽、走兽、虫鱼,经过工匠们采用刻、划、剔、绘、印、贴塑等多种技法艺术加工之后,都如生,情趣盎然,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,形成了富有民间特色的装饰风格。
元代以后烧制黑釉凸线纹瓷器的窑口已经不多,呈现衰落趋势。虽然黑釉凸线纹装饰技法流行时间比较短暂,在中国陶瓷装饰上也并非占主导地位,但它利用线条的组合、呈色与材质的完美结合,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,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鹤壁窑五百多年窑火生生不息,大放异彩,它是鹤壁厚重历史的见证之一,是鹤壁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。当今,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,又焕发青春,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,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求新求变,重创辉煌。